點擊標題下「藍色微信名」可快速關注
五一小長假過后,北京世園會熱度不減。南來北往的游客紛至沓來,共赴一場萬花之約。作為世園會開閉幕式主會場的媯汭劇場,每天也吸引著眾多的游人徜徉其間。
對于北特圣迪世園會項目部來說,這卻是一個印刻著他們奮斗足跡的地方。為了確保世園會開幕式舞臺機械工程如期完工,項目部在這里頂風冒雪、攻堅克難、晝夜奮戰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助力開幕式演出完美呈現。
▲世園會項目再次展現了北特圣迪敢打硬仗、善打大仗、能打勝仗的鐵軍風采
1
迎難而上 精心部署
作為一項政治任務,北京世園會項目使命光榮但卻任務艱巨。其中的挑戰,不僅來自于技術上的諸多難題,質量、安全上的超高要求,還在于其前所未有的工期壓力——從舞臺機械方案定稿到設備安裝調試完成交付導演組排練,整個工期只有短短100天,現場工期僅有40天。
面對工程量大、技術要求高、工期異常緊等重重考驗,北特圣迪堅持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,毅然決定舉全公司之力,全力以赴、迎難而上。
接到任務后,公司立即成立了由常務副總經理于雪松、總工程師鄭志榮、副總經理李同進、副總工程師陸樂、機械設計部部長竇正保、自控部副部長李由組成的專項領導小組,進行各專業的統籌安排。隨后,又組建了以宋松、馮行磊、王秀會為主的機械設計團隊,以季玉鳳、董前超為主的自控設計團隊,以趙金鵬為主的軟件設計團隊,迅速投入到緊張的設計工作當中,用最短的時間拿出了最優的方案。
緊接著,北特圣迪又抽調張海平、馮遼等具有豐富管理及施工經驗的精兵強將,組成世園會現場施工團隊,按照“責任落實到人、計劃細化到天”的要求,明確了人員職責分工和各階段施工進度。
受土建條件制約,舞臺機械施工春節過后才能進行。為減少春節假期帶來的不利影響舞臺設備工程,北特圣迪抓住節前的有限時間,為節后第一時間進場施工做好各項準備。
首先,組織召開專題會議,制定人員、機具、設備等的到場計劃,并指定專人負責落實;其次,優先安排世園會項目的設備采購和加工,敦促加工廠在節前完成設備的加工調試并發運至現場;再者,派遣現場項目經理馮遼提前進場,開展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,如配合土建進行預埋件安裝、落實施工隊伍、租賃發電設備、租用住宿及辦公用房、組織施工所需的各種工具及機械等。同時,安排工程部王海計在春節期間留守現場值班,保證到場設備、材料、機具的安全。
這些行之有效的舉措,確保了年后施工有設備、有工具、有人員、有材料,為春節后搶抓工期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▲經過精心部署,施工所需的人員、設備、工具在年前就已基本到位
2
高效攻堅 全力拼搶
2月10日,農歷大年初六。為了趕工期,世園會的項目班子和第一批施工人員已經風塵仆仆趕到了現場。經過年前的努力,施工所需的設備、工具也已基本到位。萬事俱備,只待開工。
而此時,意外再次出現。由于土建施工滯后,現場不具備施工條件,原定的舞臺機械項目開工時間被迫再度延遲。一面是越來越逼近的工期,一面是人員、設備、機械無法進場的現實。壓力面前,北特圣迪世園會項目部不等不靠、主動出擊,迅速對管理思路和施工方法作出調整,為如期完工贏得了寶貴時間。
▲公司副總經理、工程部部長李同進(左二)召開現場工作會,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
春節過后,舞臺主體結構已經澆筑完成,而拆模工作卻因為天氣原因未按計劃全面展開,這使得現場無法提供有效的作業區域。不僅如此,施工范圍內存在的大量建筑材料,也讓施工機械無法進入。
為了盡快進場施工,項目部經過商議果斷拿出新的施工方案,在保證關鍵設備施工區域的前提下,要求土建單位按計劃節點分期分步交接作業區域,并且通過科學組織使各工序間緊密銜接,降低了前期工期延誤對施工進度造成的影響。
▲項目部突破重重難關,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運輸施工通道
▲設備單體尺寸大、安裝精度高,讓設備的倒運和吊裝成為一大難題
因為現場運輸通道狹小、開挖作業頻繁,再加上設備單體尺寸大、安裝精度高,給設備的倒運和吊裝增加了不小的難度。為了解決這一難題,北特圣迪主動加大設備投入,組織了三臺大型吊裝機械參與項目施工,還積極與園林和土建單位協調,調動人力、機械及時對現場進行清理,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設備進場的安全通道。同時,設立由專人負責的倒運小組,采取白天吊裝、夜間倒運的方式,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,節省了工期。
眼見得交付期日益臨近,為了不影響下一步的設備調試,北特圣迪必須把前期土建延誤的工期盡快追回來。為此,項目部全體人員發揚“特別能吃苦,特別能戰斗”的鐵軍作風,全面掀起了大干搶工的熱潮。盡管條件艱苦,但項目人員卻充滿激情、干勁十足,加班加點、交叉作業、平行施工、見縫插針,可以說把能用的招都用上了。
2月份的北京遠郊延慶,氣溫低達零下十幾度,室外寒冷刺骨。而此時正值世園會項目搶抓工期的關鍵時期。為了趕進度,施工人員不僅白天要冒著嚴寒進行長時間的戶外作業,還要在氣溫接近零下20度的夜間加班加點。
▲施工人員不顧天寒地凍伏地工作
▲寒冬的冬夜,施工人員挑燈夜戰
2月12日、14日和20日,北京突降三場冬雪,施工現場天寒地凍、雪花飄飛。臨時搭建在路邊的活動板房時常斷電,施工人員經常連口熱水都喝不上。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下,施工人員沒有退縮,而是頂風冒雪,繼續日夜搶工、大干快干。
工程部的袁剛,是今年2月中旬才入職的新員工。剛剛大學畢業一年的他,一進入北特圣迪就被派到了世園會項目部,而且在現場一呆就是幾個月。施工期間,為了配合LED屏廠家安裝,他顧不上夜寒風冷,在現場連續通宵了一周。直到現在,袁剛仍堅守在媯汭劇場,為每晚的燈光秀保駕護航。
▲施工人員頂風冒雪、大干快干
為加快施工進度,公司層面也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員、技術、設備、后勤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。現場人手緊張,公司第一時間增派了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,自施工開始到結束,共計投入了70多人;施工人員駐地距離現場較遠,公司專門為項目部配備了2輛接送車和1輛工具車;考慮到施工人員要進行冬季戶外作業,又特意送去了棉衣、棉鞋等防寒裝備。
以總經理溫慶林為首的公司領導也多次親臨一線指揮部署、督戰鼓勁,勉勵員工“將世園會這項重要的政治任務,高標準、高質量地完成好。”
▲經過北特圣迪的全力拼搶,設備安裝得以在計劃節點內完成
3
任務加碼 不辱使命
經過公司上下的全力拼搶,設備安裝得以在計劃節點內基本完成。還沒等項目部喘口氣,接下來的控制施工又遭遇到巨大挑戰。因為控制機房交付太晚,原定20天的控制施工階段工期直接被壓縮了一半。
這意味著,項目部要在10天內完成電纜橋架的安裝、放線和接線以及控制柜的安裝。當考驗再次來臨,北特圣迪以“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”的頑強作風,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。一方面,緊急從公司加工廠臨時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前來支援;另一方面,對施工部署和工藝流程進行不斷優化,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可能縮短工期。
3月10日,北特圣迪終于接收到了遲來的控制機房。項目部在第一時間就組織人員進行配電柜的放置,僅用一天就完成了所有的吊裝和安放。3月11日,又馬上采用放線與接線同時進行的方案,進行電纜安放,最大限度地節省了時間。隨即,又在控制室未完成,且進度受到施工環境干擾的情況下,在舞臺上露天進行設備調試。最終,在導演組要求的時間內順利完成了調試工作,為接下來的彩排掃清了障礙。
▲工程部副部長張海平在進行液壓接線
▲由于控制室未完工,調試人員趙金鵬只能在舞臺上露天工作
在整個施工過程中,為了拼進度、搶工期,項目團隊始終以大局為重,與業主、總包、監理等積極溝通,主動幫助其他參建單位解決問題。這種大局觀和執行力,也讓北特圣迪贏得了各方的尊重,以及制作方和導演組的肯定和信賴。
彩排階段,出于對北特圣迪團隊的信任,導演組又陸續把中心升降臺的加固與美化、臺倉升降臺護欄安裝、舞臺兩側LED推拉屏安裝、升旗桿底部鋼平臺安裝等一些急活兒、難活兒也交給了北特圣迪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任務,北特圣迪發揚敢于擔責、勇于擔難、善于擔險的擔當精神,冷靜分析、靈活應對。在時間緊、任務重、人手緊張的情況下,項目部將施工人員分為兩批,一批在白天負責配合導演組進行排練,另一批利用晚上拼搶新增加的工作。經過項目組的晝夜奮戰,新增加的任務得以保質保量如期完成。
▲為了不影響彩排,項目部的馮遼(左)、張元強(右)冒雨進行施工
▲配電室漏雨,工程部田雷快速處理
在此期間,由于時間緊迫,排練節奏非常緊張,負責軟件編制和現場操作的趙金鵬、尹書剛,每天工作到深夜,連吃飯都只能輪流換崗。在配合UPS供電切換測試期間,他們更是持續工作了3個通宵。
至于導演組提出的一些臨時需求,北特圣迪也給予了快速響應,力求使創意盡快落地舞臺設備工程,助力演出呈現出最佳的藝術效果。演出當晚,公司更是派出了堪稱“豪華”的保駕團隊,為40多分鐘的表演完美護航。
如今,北京世園會開幕式演出已經完美落幕。北特圣迪人再次用自己的先進技術、科學管理以及過硬作風打造了又一個精品工程。而面向未來,這支攻堅克難、歷經考驗的舞臺機械行業“鐵軍”,也必將會創造更多的奇跡和更大的輝煌。
▲北京市委常委、教工委書記,北京世園會開幕式總策劃王寧慰問北特圣迪項目團隊
北特圣迪供稿
協會綜合部編發
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公眾號
音響·燈光展微信公眾號